来源:太原晚报 2018-11-13 08:13:09
今年7月,最热的时候。一天,我坐公交车经过并州饭店公交站。透过车窗,看到一位大汗淋淋的保安,深色的制服已湿透大半,依然坚守站台。我看到他向我所在的公交车敬礼。当时,我觉得这可能是"一阵风",但我还是给他照了相。
几个月过去了,前几天我又坐公交车经过,发现依然是他,全神贯注地站在那里,逢公交车进出站都会敬礼。看来几个月一直如此,并非"一阵风"。
请晚报深入了解,此人值得宣传。
--读者 牛双珠
敬礼上千
11月9日下午,记者来到并州饭店公交站(西向东)。有牛先生拍的照片,他所说的“敬礼保安”并不难找。见到他时,他正拿自己的热水壶给一名乘客倒水。
记者没说明来意,站在一旁观察此人:相对瘦小的身材,背有些驼,一身深色制服穿在身上,显得比较精干。一边给候车乘客倒水,他还一边观察着来车方向。
一辆3路车眼看就要进站,他迅速放下手里的热水壶,站正身姿,举手敬礼。司机与他明显惯熟,“滴”的一声回礼。乘客有上有下,十几秒后,这辆3路车重新启动,他敬礼送站。
有时候,从迎泽大街西面会驶来一连串公交车,一辆接一辆地进站。他没有任何马虎,每一辆驶过他面前的公交车,都会逐辆敬礼,绝非一带而过。
记者观察的短短十几分钟,一个公交车进出站高峰期,他敬礼22次。
说明来意,记者与他交谈起来。林国清,40岁的他来自静乐县,并非保安,是公安迎泽分局公交协管大队二中队一名公交协管员。
关于敬礼,他介绍,每个班工作6个小时,敬礼应该在千次以上。从2015年应聘上岗以来,一直在并州饭店公交站,以敬礼的方式迎送公交车进出站,已坚持近4年。每天15条线路的公交车从此经过,敬了多少个礼,他也说不清。他还补充说:“我的工作可不只是敬礼,而是维护公交站秩序和安全,服务乘客。”
林国清一边与记者交谈,一边注视着来车方向,一旦有公交车即将进站,他立即停止谈话,敬礼相迎,敬礼相送。即便是没有车进出站,他也会来回注视着在此候车的乘客。
可以说,这次采访不是那么顺畅,不是他不配合,而是记者在“打扰”他的工作。
热心助人
一辆308路公交车进站,一名乘客准备上车。林国清拉住他说:“再等等,这辆车贵,你就去个火车站,不值当。其实,你走过去就行了,两站地,不远,何必花那个钱。”这名乘客终究没有上车,步行着往火车站方向。
又一辆3路车即将进站。林国清记得有一名女青年赶之前的一辆3路没成功,于是大声提示:“刚才那个姑娘,3路过来了,别一直玩手机,再误这一趟还得等,准备上车。”女青年应了一声:“哦,知道了,谢谢。”
林国清介绍,现在的年轻人时时刻刻盯着手机,尽管车进站时会报站,但玩得入神时根本听不见报站声。为避免他们耽误时间,高峰期候车人多的时候,他会再大声提示几句。
到高峰拥挤时,林国清还会用自己编的顺口溜提示大家注意保管财物:“只怨自己不小心,莫怪小偷没良心”“口袋捂得紧,小偷没精神,手包挂胸前,扒手干瞪眼”……
谈话间,一辆6路公交车进站。后门刚一打开,林国清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一位70多岁的大娘,满头银发。他迅速上前,伸手把老人扶住,直到老人双脚稳稳踩在地面。
林国清介绍,老人住满洲坟一带,年龄大但喜好外出。常在此上下公交,熟悉了。他不知道老人姓名,但熟悉她的满头白发。看见了,他就会上去帮老人一把。
大娘见记者采访,高兴地说:“应该采访,应该表扬,这个人非常好,很热心。”
“咱干的就是个这,人们上下车有个不方便,伸手帮一把,这是最本分的工作。”
展示形象
话题再回到敬礼。为何要敬礼,是记者提出的问题。林国清的回答是:“我们队里也有人问我,这样做有啥意义?又没人会在意。但我觉得,只要这件事我能坚持下来,就会不一样。别的不说,起码从这里经过的每辆公交车的司机都认识我了。”
其实,林国清的心里有更深层次的意义。他说,他的左手边就是柳巷,他的右手边是五一广场,不远处就是火车站。每天,东来西往,从他这里经过的人有无数。某种意义上说,他代表着太原的形象,他应该这样做,他必须这样做。
在乎人们对他的看法吗?记者的又一个问题。林国清的回答干脆,他并不在乎,但他觉得人们认可他的做法。他说:“这是我的工作,我尽力做好了,根本不用在乎别人。”他还自信地说:“不少公交司机师傅出站时都向我鸣笛回礼,这不是认同我?公交车上的乘客拿手机拍我,这应该是认同我。”
记者离开时,一名女士拿着手机对准了林国清。这名乘客来自江西南昌,她表示要把“这位保安”发进自己的朋友圈,让朋友们都看看。
几十米外,一辆公交车即将进站,林国清举手敬礼,画面在这名乘客的手机中定格……
本报记者申波文/摄(报料人:牛先生报料费:50元)
责编:俞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