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姚晓蓉:

文旅融合的春天来了

来源:太原晚报 2019-03-25 11:21:40


伴随机构改革的春风,2月22日,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挂牌成立,姚晓蓉被任命为文旅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对已经在文化局局长任上有一年半时间的她,这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重托。

太原市两会落幕,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改革创新"。姚晓蓉说,"文旅合并,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集诗和远方、集修身和养性于一体,这本身就是一次重大的创新。"文化、旅游携手并行,迎面是新发展、新挑战,文旅局将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思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凭借今年二青会的机遇,把太原的文旅牌打好。"她说。

文旅融合当其时

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文旅融合是天圆地方、正当其时。“大自然的春天到来了,文旅局的春天也来了。”姚晓蓉表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好的千古名句?就是因为庐山既是文化圣地,又是旅游胜地。“八月并州雁,清汾照旅群。一声惊晚笛,数点入秋云。”元好问为什么能写出这样好的诗,那是因为太原的山美、水美,人更美。

太原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璀璨的古城,建城2500余年,晋汾二水孕育了晋阳文明,周柏唐槐见证了古城盛荣。从唐尧故地、剪桐封弟、三家分晋,到大唐北都、明代重镇、晋商故里,一座并州城就是半部中华文明史。

我市的文化和旅游有“三多”:一,文人墨客多,王昌龄、王之涣、王维、白居易、米芾、罗贯中、傅山等,古往今来,灿若群星。二,名胜古迹多,晋祠、天龙山、蒙山大佛、崇善寺、永祚寺、纯阳宫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三,古籍善本多,仅太原市图书馆就收藏古籍善本达10万余册。

有了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太原市的文化“家底”丰厚:文化馆、公共图书馆、美术馆齐备,专业艺术院团和民营职业院团创作排演势头强劲,晋剧《傅山进京》《于成龙》、舞剧《千手观音》已誉满全国,现实题材大型晋剧《起凤街》和历史题材晋剧《关公》脱颖而出。2018年,我市各类文艺作品和表演者荣获国家级奖项13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市非遗项目列入国家级名录17项、省级名录8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人、省级57人,是当之无愧的“非遗”大市。

这些文化符号通过不断地传承发展,将成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排头兵。

倾力服务二青会

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共同目标,就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了解,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今年,我市大事、喜事多,文旅局对标一流,重点推进几方面工作。

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和艺术创作繁荣,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继续打磨晋剧《起凤街》和《关公》。以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开展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锣鼓艺术节、高峰论坛等多项主题活动,让全市人民共享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果。

承担二青会开闭幕式文艺演出,组织青运村文化娱乐活动。举办中国·太原国际体育电影展,举办动漫嘉年华,策划太原历史文化游、休闲游、乡村游,加快丁果仙大剧院改扩建项目。

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文化站“沉睡”问题,将娄烦县打造成全国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县。加快县区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和“智慧城市——数字图书馆”建设,推进“互联网+公共服务”。将市群众艺术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列入太原市重点建设项目。

加强“非遗”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支持传统工艺与旅游融合,加强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组织“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展演展示活动,举办太原市第二届“非遗”春晚。继续推进“太原市声记忆工程”,完善数据库整理和开发利用。

实施文化和旅游创客行动,创建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启动文化产业大数据平台“文惠天下”的建设,构建文化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大力培育文化创意产品,推出更多优秀的工艺美术、演艺、娱乐、节庆、展览等文化产品。

加大对外交流合作力度,创新交流推广模式。紧紧抓住文旅融合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依托文旅项目推介、文艺创作演出、非遗展演展示等载体进行立体式活化交流,讲好太原故事,不断提升我市在全省的首位度和全国的影响力。同时将国内外的优秀剧节目引进来,丰富省城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春天已近,新挂牌成立的太原市文旅局将找准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融二为一,拢指为拳,开启一个盛大的文旅之春。

本报记者陈辛华(配图由市文旅局提供)

责编:俞涛


图片聚焦


天鹅又来清徐做客
戏曲进校园
赏菊
邀你游晋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