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抄袭呼唤有效治理

来源:太原晚报 2019-03-29 08:27:59


本报评论员 宋鹏伟

3月27日,云南财经大学一教师发帖称,湖南大学硕士毕业生刘梦洁的学位论文涉嫌抄袭她的博士论文选题,该选题同时也是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月28日上午,湖南大学研究生院发出说明称,学校立即成立专门工作组展开核查,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北京头条3月28日)

有别于一般的学术不端,若这名老师的发帖内容属实,此次可谓是“学术抄袭2.0版”了。首先,抄得简单粗暴,且是原作者还未公开发表的论文。查重(查询重复率)结果显示,论文总重复字数为15626字,大量内容几乎是原文照搬,都懒得进行改动。其次,涉嫌泄密,集体学术不端。对方抄袭的来源,是这位老师此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书,而这个内容是有保密规定的。吊诡的是,刘梦洁的导师正是该项目的评审专家之一——项目不给通过,论文却留下来给学生抄袭?

端的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课题不给通过也就罢了,现在连博士毕业都成了难题,难怪这位老师不惜在网上发帖,试图借助舆论的力量给自己讨公道。能走到这一步,抄袭者的底线之低、胆量之大,自不必多说,可为什么正规渠道的反映没有得到及时回应,更值得深入反思。如果大学不再爱惜自己的羽毛,只想着捂盖子、护犊子,学术不端行为又怎能得到有效遏制?

更可怕的,还不是这些低含金量的抄袭,而是那些可以更有技术含量、足以让被抄袭者欲哭无泪的学术不端行为。毕竟,很多社科类研究的课题,最有价值的就是方向和思路。若你的课题被看专家看上,对方却想据为己有,存心不给你通过,然后自己搞研究,你又有什么证据去举报对方“这是我的创意”?

抄袭者的明目张胆,反映出层层防线的失守,学术不端行为不仅未得到有效治理,甚至还在加速滑向深渊。这已不是单纯的学术问题,而是诚信问题、道德问题,甚至是法律问题。考虑到愈发严重的态势,加之权力、保护伞等魅影已经若隐若现,是时候在学术界来一场打假行动了。

责编:俞涛


图片聚焦


天鹅又来清徐做客
戏曲进校园
赏菊
邀你游晋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