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车主非典型维权的典型意义

来源:太原晚报 2019-04-16 08:09:25


本报评论员 宋鹏伟

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一事又有进展。4月14日,一段女车主与“利之星”相关负责人协商录音曝光。录音显示,尽管“利之星”4S店相关负责人表示道歉,但车主对此并不接受,并表示等待车辆检测调查得出结果后再进行处理。此外,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成立调查组介入调查,西安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官方微博发布称,市场监管部门已经责成涉事“利之星”4S店尽快落实退车退款事宜。(《新京报》4月15日)

与其说事件因奔驰新车故障而起,不如说是那段视频引爆了舆论场。坐上引擎盖哭诉的维权方式,通常给人以“撒泼式维权”之感,但不同以往的是,当事人的表达却逻辑清晰、有理有据,更展示出作为一个消费者的忍耐、克制与绝望——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也不得不以她最厌恶的方式去维权。普通消费者的弱势显露无遗,因此引发了舆论场的极大共鸣,进而使关注度迅速迎来沸点。豪车车主维权的事件不在少数,但没有一起如此牵动人心。

不同寻常的情节可谓贯穿始终。66万元的新车,还未开出1公里就遭遇机油泄漏的严重故障,相当戏剧性;4S店解决方案从退款、换车变成免费换发动机,最终又在舆论压力下愿意先退款,足够跌宕起伏;车主以主张个人权利为出发点,最终在舆论围观、商家道歉和监管介入的背景下,没有选择见好就收,反倒“不接受道歉”“先检测、再处理”,更咬着“金融服务费”不放,足够坚韧与决绝。凡此种种,皆能感到这不是一次典型的消费者维权,除了关注度差异之外,车主的每一次选择和表现都令人敬佩,于是让事件的每个细节都得以展开和放大,个人维权因此有了难得的公共价值。

虽然过程不典型,其所代表的困境却是典型的。面对店大欺客的商家,个体消费者的维权无力无比真实。究竟是什么逼得消费者“大闹大解决”?监管部门对消费者的保护为何无力而苍白?商家对国家“三包”规定的片面解释为何一再得逞?“如果没有问题为什么要退款给我,没有必要迫于舆论压力做这件事,我愿意等待最终的结果”,车主的表态,客观上是在为每个消费者维权,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她那样幸运,喧哗过后,可能一切如常。

作恶者常有,被舆论高度关注的却只是极少数,真正能威慑他们的,唯有高效而有力的第三方监管。显然,降低维权成本和提高作恶代价才是关键,如果有惩罚性赔偿和举证责任倒置保驾护航,消费者恐怕不会如此弱势,做一个体面的维权者也才会成为可能。

责编:俞涛


图片聚焦


天鹅又来清徐做客
戏曲进校园
赏菊
邀你游晋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