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太原晚报 2019-08-01 07:28:52
本报讯(记者岳霞红)7月31日,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和中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共同发布《“城市更新的太原样本”研究报告》,这是由国家高端智库首次发布的关于太原城市发展的研究成果。该报告提出,我市在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城市副中心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成效显著,其实践经验对我国大多数省会城市、二三线城市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
在发布会现场,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高级分析师李军杰代表联合课题组介绍了研究报告的具体成果。他表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城市建设逐步从过去倚重增量开发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转向注重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的新发展理念。城市更新正成为各地新一轮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
事实上,城市更新是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也是城市动能的重新发现。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重塑城市功能形态和治理格局,为城市发展赋予新的内涵,让城市焕发新的活力,已经成为城市时代的重要命题。
今年5月份,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作为发起单位,联合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启动了“未来城市行动计划”,集聚国内外顶级智力资源和产业资源,将为城市生命体规划发展方向和路径,搭建政企对接平台,服务未来城市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在此基础上,经过智库专家们的系统调研分析,最终形成了《“城市更新的太原样本”研究报告》。
在报告中,课题组给出了我市在城市更新方面的四个创新路径:一是打造城市副中心,优化城市布局,按照《太原市市域空间总体规划(2016—2035)》,太原市将打造晋阳湖地区、三给片区等五个城市副中心,完善这些副中心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提升人居环境,从而提高城市整体品质。二是创新工作思路,实现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提质增效。三是建设数字化城管平台,助力实现智慧城市综合治理。四是科技赋能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结合这四个成功经验,课题组分别推出了我市城市更新的“四个样本”,它们代表了我市在城市管理方面的智慧和成果,具有鲜明的示范作用和推广意义。分别是:打造城市副中心,升级城市功能样本——三给片区塑造工程;创新工作思路,推动城中村改造提质增效样本——晋源区城改项目;建设数字化城管平台,助力实现智慧综合治理样本——小店区数字城管中心;运用先进技术,助推城改样本——黄陵智慧社区。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在点评《报告》时说,太原不仅是老工业城市,而且还是千年古城,所以在城市更新方面具有更典型的意义。同时,太原有这么多好的案例,说明太原在前期的城市更新实践中做了非常好的创新和探索。此外,这个报告既讲了成果,又对太原今后的城市发展提出了专业建议,具有极强的指导启发意义。
责编:俞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