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太原晚报网 2018-11-22 16:40:24
(二)就业形势较好和较差的职业
表2 2018年第三季度就业形势较好和较差的职业排名
表2中列出CIER指数最高和最低的职业排名。本季度就业最好的职业仍为技工/操作工。与上一季度相比,技工/操作工的CIER指数明显回升,从21.64上升至24.85。这是因为,技工/操作工的招聘需求人数减少了10.99%,求职申请人数减少了22.49%,因此,使得就业景气指数上升。另外,销售业务、社区/居民/家政服务、教育/培训、房地产开发/经纪/中介等就业景气排名也较靠前,特别是教育/培训职业,本季度的用工需求比上一季度比增加了16.73%,CIER指数从上季度的5.67上升至本季度的7.73。从排名变动来看,商超/酒店/娱乐管理/服务、软件/互联网开发/系统集成、翻译(口译与笔译)职业与上季度相比排名下降,并且CIER指数也有所下降。另外,烹饪/料理/食品研发职业进入就业较好的职业中,而交通运输服务业跌出就业较好的职业。
本季度就业景气指数较低的职业为信托/担保/拍卖/典当、公关/媒介、物业管理等。尽管这些职业就业形势相对较差,但是其CIER指数都大于1,并且除信托/担保/拍卖/典当职业外,其它的职业本季度CIER指数均有所上升,表明这些职业的就业形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三、东北就业景气度仍堪忧,长三角、珠三角景气度回升
(一)东北就业景气度有所回暖,但就业形势仍堪忧
按照行政区域划分对55个样本城市[ 在55个样本城市中,东部地区城市为34个,占61.8%;中部地区城市为7个,占12.7%;西部地区城市为9个,占16.4%;东北地区城市为5个,占9.1%。]进行分类,得到不同行政区域2018年第三季度CIER指数。
图6中为不同行政区域的CIER指数。结果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的CIER指数仍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依次递减的趋势。从环比来看,本季度东、中、西部和东北的招聘需求人数和求职申请人数均在下降,其中招聘需求人数环比减少了21%-24%,而求职申请人数环比减少了32%-38%,因此,使得本季度CIER指数环比上升。
从同比来看,本季度东、中、西部和东北的CIER指数要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在求职申请人数方面,与去年同期相比,东、中、西部地区均在下降,但东北地区求职申请人数在增加;在招聘需求方面,东、中、西部和东北的招聘需求人数都有明显的下降,并且要大于求职申请人数的降幅,因此造成CIER指数同比下降。值得注意的是,本季度东北地区就业形势持续不利,CIER虽有上升,但仍小于1,就业形势与其它地区相比仍然较差。
图6 不同行政区域CIER指数
图7为东北地区城市CIER指数变动情况。从整体变动来看,东北地区CIER指数环比均有所上升,但同比仍出现下降,东北地区就业形势仍不利。除大庆外,其他城市的CIER指数仍小于1。
图7 东北地区样本城市CIER指数变动
图8和图9为我国最重要的三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CIER指数变动情况。京津冀地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本季度CIER指数为0.87,与上一季度相比有所上升,但是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分城市看,京津冀除秦皇岛外,其他城市的CIER指数依然小于1,表明招聘需求人数小于求职申请人数,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紧张。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就业市场景气相对较好,本季度CIER指数都为1.86,并且与上季度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回升。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扬州、宁波、嘉兴和镇江,珠三角地区的佛山、中山和惠州等城市,本季度CIER指数均超过2,部分城市甚至超过3,表明需求明显大于供给。但值得注意的是,珠三角地区的CIER指数回升接近去年同期水平,而长三角地区CIER指数与去年同期的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图8 2018年第三季度分区域样本城市CIER指数
图9 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样本城市CIER指数变动
(二)一线城市就业竞争有所缓解,三线城市就业景气度同比降幅最大
按照2017年《第一财经》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新分级名单”对55个样本城市[按照《第一财经周刊》公布的城市等级划分标准,在55个样本城市中,在55个样本城市中,一线城市为4个,占7.3%,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新一线城市为15个,占27.3%,包括成都、大连、东莞、杭州、南京、宁波、青岛、沈阳、苏州、天津、武汉、西安、长沙、郑州、重庆;二线城市为25个,占45.5%,包括常州、佛山、福州、贵阳、哈尔滨、合肥、惠州、济南、嘉兴、昆明、南昌、南宁、南通、泉州、石家庄、太原、潍坊、温州、无锡、徐州、烟台、扬州、长春、中山、珠海;三线城市为11个,占20%,包括包头、大庆、呼和浩特、淮安、临沂、洛阳、秦皇岛、威海、咸阳、扬州、镇江。]进行分类,得到不同城市等级2018年第三季度CIER指数。
图10为不同城市等级的CIER指数。结果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的CIER指数仍呈现一线、新一线、二线以及三线城市依次递增的趋势。其中,一线城市的CIER指数仍小于1,表明目前在这些城市中,企业招聘需求人数要少于求职申请人数,求职竞争较激烈,但竞争程度较二季度有所缓解;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CIER指数大于1,企业招聘需求人数要大于求职申请人数。
从环比来看,本季度各类城市的CIER指数均有所上升,这主要得益于求职申请人数的大幅减少。其中,一线、新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的求职申请人数环比分别下降了38.8%、35.6%、31.6%和33.3%,对应招聘需求人数环比下降了19.3%、21.6%、25.8%和24.1%。值得注意的是,本季度一线城市的CIER指数仍小于1,但明显高于上一季度以及去年同期水平,说明一线城市就业形势略有改善。
图10 不同城市等级CIER指数
表3中列出CIER指数最高和最低的城市排名。在就业形势较好的城市中,本季度CIER指数较高的城市主要是二线和三线城市,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如湛江、嘉兴和惠州、中山等城市;而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中,仅有宁波进入就业市场景气指数较高的城市。这些城市的CIER指数为2-3.5,表明一位求职者对应2-3.5个空缺岗位,并且这些城市CIER指数环比均有明显的上升。
本季度就业形势较差的城市中,以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为主,如北京、天津、长沙、大连、成都、西安等,同时长春、哈尔滨、呼和浩特等二线和三线城市,也出现在就业景气较差的城市中。相比与上一季度,这些城市的CIER指数在本季度虽有上升,但仍小于1,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由于人才聚集、城市规划疏解非首都功能等多方面原因,北京成为全国竞争激烈程度最高的城市。
表3 2018年第三季度就业形势较好和较差的城市排名
责编:俞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