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海上来:为我先锋 澎湃前行

——太重建成一流风电装备技术研发和成套制造基地

来源:太原晚报 2018-12-29 08:17:37


有业内人士指出,海上风电有望带动我国形成万亿元级别规模的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与陆地风电相比,海上风电具有发电利用小时数高、不占用土地、靠近负荷中心等优点。一批海上风电示范项目陆续建成,设备技术水平大幅提高。

就在2018年底,太重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与三峡集团联合开发的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已完成全部设计研发,即将开始生产制造,预计2019年9月装机并网。该机组风轮直径达182米,采用中压中速半直驱永磁技术路线,以及超级紧凑型机舱设计技术、激光雷达配合先进控制策略,可有效提高设备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不仅为客户创造最大经济效益,也将填补国内超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空白。

“太重制造”新名片

同挖掘机、起重机等绵延半个多世纪的传统重型机械产品相比,太重进军风电领域——从开始至今只有短短15年。

从2003年为国内外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设计生产关键零部件,到2009年完成首台1.5兆瓦风电机组研发及并网发电,再到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研发生产1.5-8兆瓦全系列风电机组制造商,且全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如今的太重,已跻身高端风电装备自主创新的最前沿,跨入风电行业企业前列。2017年,太重在8家国内外主流风机厂商中脱颖而出,率先完成研究设计、生产制造、吊装调试并实现并网发电,首台海上5兆瓦风电机组在福建福清兴化湾样机试验风场正常运行。同年11月中旬,第二台海上5兆瓦风电机组也实现并网发电,且运转良好。

由太重生产的海上5兆瓦风电机组风轮直径153米,扫风面积比两个半标准足球场还大,可以并排布下两架A380客机。为适应海上恶劣环境,技术人员在整机设计中对机组的可靠性、防盐雾、防潮湿、抗雷击、抗台风等进行了针对性处置。安装调试期间,机组成功抵御包括多次台风考验,最高瞬时风速超过40米/秒,抗台风控制策略得到有效验证,两台样机巍然屹立在祖国东南沿海的大海深处。

“2018年11月25日,我们的5兆瓦机组成功通过无故障运行240小时验收,顺利完成交付。”太重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经理王军伟介绍说,这标志着太重风电机组研发、制造的整体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太重制造”开启了风电新篇章。

陆上海上再创新

近年来,太重风电人勇于钻研、大胆开拓,其风机设备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从戈壁荒漠到草原丘陵,再到茫茫大海;机型从小兆瓦到大兆瓦,从陆上到海上,用事实一次次证明了“太重制造”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占地410亩、总投资20亿元的太重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新址位于山西综改示范区,2018年11月,风电整机及关键零部件智能化工厂顺利建成并实现搬迁。几年后,这里将是全球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风电主机智能制造基地,各类员工总数不超过300人,人均产值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进入新时代,太重集团持续强化创新驱动,提出了“高端化、成套化、智能化、国际化”的转型发展战略。

面对风电产业的迅速变化,太重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持续创新研发和优化系列产品,把握风电前沿技术,提高产品的先进性、可靠性、经济性,产品订货量逐年增加。此外,他们以“智能制造·智慧风场·互联网+”为主题,为客户提供完整的竞价平价上网解决方案,通过研发智能风机提高机组可靠性和收益率;通过智能制造技术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通过互联网+数据分析为机组全生命周期运行保驾护航。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提升自主设计研发水平,继续加大海上8至10兆瓦风电机组技术研发,填补国内超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空白,不断提高风电装备的制造能力。”王军伟表示,以建成一流风电装备技术研发、设备成套制造基地为目标,太重人将继续为国家新能源、民族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及风电行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内容详见08、09版)

责编:俞涛


图片聚焦


天鹅又来清徐做客
戏曲进校园
赏菊
邀你游晋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