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点一滴做公益

“毛毛钱”捐了 “微慈善”火了

来源:太原晚报 2019-02-22 09:57:49


“感觉也没怎么出钱,没想到一年捐款四位数了。”刘建强前几天在朋友圈晒出的年度捐款总结报告,引来共鸣,还有人在跟帖。李女士回应说,每天呼朋唤友走路锻炼也能做公益,点点滴滴积累下来也有近千元了。昨日,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互联网公益的发展,降低了公益捐赠门槛,而带有趣味性、社交性的参与方式,也使得人们通过小额捐赠,甚至不花钱也能献出爱心。

“毛毛钱”变成巨款

泪点低,见不得可怜的人和事。刘建强这样形容自己。他说,以前也想帮助他人,但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就觉得给人三五十块钱,拿不出手,感觉也没啥用。可捐的多了,咱又觉得影响生活。”去年初,他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朋友转发的求助信息,就问对方捐了多少钱。朋友说,捐了20元钱。刘建强说,朋友是通过一个个人大病求助互联网服务平台献爱心的,并不和受赠者直接联系,捐多捐少看自己的情况,也有人捐几元钱的,但在网络上汇集起来,金额也挺大,不少求助者发出的求助金额很快就能实现。刘建强开始跟着朋友献爱心,做公益。不久前,他收到个人大病求助互联网服务平台发来的年度捐款总结报告。“每次也就几十元钱,没想到一年下来总共捐了1030元。”刘建强说,捐款对象主要是患病的孩子,希望他们健康长大。而钱主要是平时节省下的。“最明显的是抽烟少了。”他呵呵笑着说,捐款总结报告发到朋友圈也没什么目的。“就是觉得做了想做的事情,个人有那么点成就感。”很多朋友有回应。他发现不少人在做同样的事情。

比如,中学同学李女士。每天和朋友们一起锻炼身体,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捐步做公益。她告诉记者,每天走路1万步左右,捐出步数后有企业捐献现金。“每次也就几毛钱。春节聚会时,有人说起做公益的事情。我发现自己一年走路捐献了六十多元钱。”李女士说,他们十几个人加起来接近1000元。她在刘建强捐款总结报告后留言说,走走路就能做好事,毛毛钱也能变成扶危济困的巨款。

网上公益受欢迎

公益捐赠323次,捐赠金额70.65元,碳减排量34450克。这是杨丽敏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的公益账户显示的去年成绩单。她说,现在社交媒体发达,网上支付方便快捷,互联网募捐平台也为人们参与公益捐赠降低了门槛。大家可以方便地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小额捐赠,甚至不出钱也能实现做公益的目的。“走路可以捐步数,线上支付等可以收能量植树,这些参与性和社交性强,还有趣味性的公益参与方式,都不错,挺受欢迎的。”杨丽敏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市民了解到,很多人通过类似的方式做公益。民政部数据显示,先后遴选指定两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到去年底共有20家互联网募捐平台可为慈善组织提供募捐信息发布服务。去年上半年,11家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上,共有35.7亿人次参与,筹款总额超过9.8亿元。

同时,互联网公益也在走向规范。去年10月,爱心筹、轻松筹、水滴筹等联合发布《个人大病求助互联网服务平台自律倡议书》和《个人大病求助互联网服务平台自律公约》。倡议书倡导各平台加强求助信息前置审核,求助发起人须按规定提交相应材料,经平台审核通过后,项目方可上线和生成筹款链接。同时,平台应与相关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社会组织等各方主体形成合力,确保求助人和赠与人之间的信息对称,以透明建诚信,以公示促真实。

一些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管是拿出真金白银还是通过捐步数等方式,大家都是在做公益,把大家的爱心点点滴滴汇集起来,用到真正需要的地方,做大事做好事,才能长久下去。

本报记者何宝国

责编:俞涛


图片聚焦


天鹅又来清徐做客
戏曲进校园
赏菊
邀你游晋祠